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重生之大工程师 > 第三章:六国灭于秦器也

第三章:六国灭于秦器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多时,张泽羽领着俩徒弟进了客厅,俩人都是带着纸笔来的,张泽羽让他俩坐在了右垂首的位置上,就着身旁的桌子好写字。

“好,我就接着讲何为制器之母。人言,我中华自英法德购得机器,可以之制器。则我中华有了制器之母。此言实为大谬也。今ri所讲,便是这制器之母。在工业化时代之前,准确来说,在英国人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之前,是没有制器之母一说的。因为那时制器都是靠人,相比之下,我中华的制器之技还是远超于西方的。就以瓷器为例,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也应该能懂七八国的英文了。(众人笑)你笑不笑加起来也能有七八国了,各位都应该知道在英语里,‘中国’一词就是瓷器的大写。我国并非产银大国,是瓷器和丝绸、茶叶生意让我国的货币成为了银子。宋朝的时候,中国人出门买东西还得用铜钱呢。都看过《水浒传》吧,里边贵一些的东西动不动就是几万贯。就我这体格,我估计让我背上一千贯我就得累趴下。现在方便了,使银子,这么多的银子是怎么来的?不都是用瓷器什么的换来的么。

瓷器是用什么做的?土啊。西洋各国也有土,可为什么他们非要买我们中国的瓷器呢?说白了就是个技术问题。他们自己也不是没做过瓷器,但是做不出来我们中国这么好的,就算是能做出来零星的和我们技艺差不多的,那成本也太贵了,犯不上自己烧,直接买我们中国的就是了。

所以,那个时候拼的不是量,而是技术。但是蒸汽机出来了之后就不一样了。你一个人做十天能完成的东西,我现在十个人一天能做成百上千个。某些对人工技术需求比较高的产品机制可能没有手工制造的好,但是机制的产品因为量大,可以卖的很便宜。你这东西是手工制造的,你卖1000文,我这是机制的,没你的好,我就卖50文。就算你做的再好,老百姓也不买你的,都去买我这50文的了。此事现已显露端倪,从洋纱洋布对国产土布的冲击就可见一斑。

既然土布比不过洋人,那我们就也买机器和洋人一样生产洋布不就是了么。可你会发现,不论你怎么买机器,你的产量和工艺永远都没有洋人的布好。这不是我长洋人的威风灭自己人的锐气。除了少数个例外,大的方面就是这样。为什么呢?多简单啊,你买个一千锭的纺纱机,一天的成本可能在3两银子。没过几天,洋人生产出来三千锭的机器了,一天的产量是你的十倍,成本可能也只要3两银子,甚至还可能更少。你说同样织上一千匹布,你的成本得比洋人的成本高多少?

也许您会想,你张泽羽说的说这是器,现在研究的是制器之器。既然洋人能做出来三千锭的机器了,那我们也做三千锭的机器呗。先不说能不能造出来的问题,先研究研究怎么造?这三千锭的机器不是你做梦梦见个白胡子老头,给你画了一副画。醒过来之后回想起那副画原来就是机器的图纸。照着做就是了。那不是制器,那是聊斋里的鬼故事。你至少得先会造一千锭的机器了之后,发现了这种机器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然后你再去研究怎么造三千锭的机器。可你这边正研究着一千锭的机器有什么问题呢,人家三千锭的机器已经造出来了。你说这时候你还研究不研究这一千锭的机器了不?

研究吧,人家三千锭的机器都造出来,就算你把这一千锭的研究明白了,你再造新机器,顶多也就是三千锭的。或许还造不了那么好的,你只能造个两千五的。不研究吧,人家出来个东西,你研究一半就过时了,人家再出来个东西,你再研究一半就过时了,你就永远都比不上别人的先进。玩的永远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钱还都被别人挣走了。人家还得笑话你是个土鳖。

也许诸位会问,那你张泽羽来说说,到底是研究不研究啊?

我的答案是,研究。洋人造他的新机器,咱研究自己的老设备。研究一种就要吃透一种。因为老设备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研究过的人很多,你想吃透了也比较容易。可新技术就不同了,那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就比如说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研究灯泡。他试验了好几千种材料,最后他成功了。可是如果他没成功呢?你就可以接着试验,他已经试验过的那几千种材料你就不用试验了,保不齐你就试验一种,就成了。我这么说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早晚会有赶上他们的一天的。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认为听明白什么是制器之母了。你张泽羽说了半天,这制器之母不就是研发能力么。我可以肯定的说,你肯定没听明白,知道因为什么不?

因为我还要接着骗学费呢。(众人笑)严肃点,这听课呢。你们再笑我就不讲了啊。刚才说到研发能力不是制器之母,因为你光有研发能力没用啊。甲午战争的时候,咱先不说水师,单说这陆师。我大清国的枪和炮比倭寇的差么?不差,可为什么最后还打输了呢?因为军队的训练程度不如人家高,同样是使枪,你和人家同时也举枪,瞄准,开枪。你的枪法要是没人家的好,躺下的肯定是你啊。制器也是一样的道理,相同的机器,在洋人手中可能用来生产,可到了我们中国没人会使,那东西也只能是一堆废铁。所以,熟练的产业工人也是制器所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环节,行业掌握度。这是个很飘渺的东西,让我具体来讲,我可能讲不太好。但我自己肯定是不会承认的,我只能说,这东西太高深,不是世间俗人所能领会的。用《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来糊弄你们吧,那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举个例子来说吧。就比如机床的动力问题。现在西洋各国普遍流行的做法是使用蒸汽机来带动一个很长的主轴,主轴两旁机床,然后用皮带把动力传送给机床。蒸汽机做工带动主轴,主轴带动皮带,皮带带动齿轮箱,齿轮箱带动机床的主轴,机床的主轴上要么放上要加工的工件,要么放上刀。这就是车床和铣床的区别了。旁听生听不懂也没关系,我重点要讲的不是这个。我要讲的是行业掌握度。以前用蒸汽机作为蒸汽动力那是迫不得已,因为没的选,但是现在电动机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再用蒸汽机和皮带那就过时了。你再怎么改进工艺,皮带那东西也肯定不如电动机jing度高啊。如果你不掌握这个行业,不能从大局上来看问题,还继续研究皮带传动,那就要落后于别人。别人都用枪了,你还在那玩弓箭,你she的再准也是白搭。

收费的地方讲完了,下边的部分算是白送的。因为这套理论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秦人提出来的。你没听错,就是我们中国的秦朝人。秦朝当时为什么能灭了六国一统中原啊?有人说是秦人野蛮,施暴政,所以军队不敢不死力作战。那都是胡扯。几年前的义和拳都说自己刀枪不入呢,最后为什么没打过八国联军?说白了还是武器不如人家。秦军灭了六国,是因为秦军的武器比六国的武器先进。具体先进在哪呢?六国的武器,同样是剑,大小长短都有出入,一个匠人造的一个样。而秦剑比其他各国的剑都要长上一尺,长短大小全部相同。大家都知道青铜剑易断吧,如是六国的士兵手中的剑断了,他想找把和原来的剑长短重量相同的很难,但是秦国士兵就非常容易了。剑还不是秦国武器最牛的地方,最牛的是弩。剑这东西是铸出来,一把剑其实就一个零件。但弩就不一样了,一具弩需要好多个零件。秦国所有的弩的零件都是通用的,这个弩的望山坏了,不用去找工匠修,士兵只要拿个新的望山换上就能继续用。而六国的弩若是坏了,只能拿给工匠去修理,工匠按照要修理的这把弩所适应的大小,去重新做一个零件。你说这生产效率能一样么。所以,六国之败,其实是败在了秦国的科技,更加准确的说法是,败在了秦国的制器标准。

行了,我要讲的讲完了,现在可以提问了。”

【作者的话】本章的理论出自网上一篇被广为转载的文章《论“工业母鸡”》作者不详。但笔者仍向作者表示敬意。</d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