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汉未央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桓谢盟

第一百一十九章 桓谢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晨,刘霄还想着耍个小心机,借口向桓温辞行,逼他前来和自己商议正事。

不料桓温一大清早便信步踱了过来,吩咐府上使婢就在刘霄房中摆上朝食,招呼他边吃边叙。

“世侄好不容易来了趟荆州,老夫既为东主,擅做主张多留了你几日,不知世侄心中是否在怨我多事呀?”,桓温就着碗沿吸了一口糯米粥,只浅浅一口后便将手中碗勺放下,看向刘霄笑问道。

刘霄才撕了块大饼在手,送到嘴里正咀嚼着,听桓温相问,不好不答,只得马马虎虎嚼了两嚼咽在肚中。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小侄来此不过三两日,却大开眼界,荆州能有今日这般繁盛皆为叔父心血”。

“哪里哪里!”,桓温自谦道,“将士用命在前,保得一方百姓安宁,而一干文臣于后,换得一方百姓富足,非我一人之功呀!”。

“想我大晋,何时缺了武将文臣,大到一国,小到州郡,仍旧治乱不同,这是为何?主政者贵在识人用人,贵在心胸气魄”。

刘霄这话并非无的放矢,正合了前两日桓温邀他于襄阳城中赏游的初衷,这番话一说,正可谓顺水推舟。

桓温闻言点头不语,再看向刘霄时眼神已有些不同,沉吟片刻,似有所指说道:“我大晋疲敝已久,秦汉以来数百年间,华夏九州从未有过今日之忧,今日之耻!天命乎?**乎?”。

“戡乱还需非常之人”,刘霄好似明白了桓温的心意。

“清谈误国!”,桓温紧接着道,语气甚为沉痛。

“总归有做事的人,比如……桓公!”,刘霄不避桓温尖利目光,肃容说道。

“听闻谢尚书力主晋燕两国交好,偏安一隅高乐乎?另有所图进取乎?”。

说到此处,已经完全没了几天来笑意融融的一面,两人之势如图穷匕见,脉脉温情不再,都欲直击对方心田,想要洞明一切。

“偏安一隅,我深以为耻。过去,如今,将来,引荆州军入下蔡也好,与燕国交好也罢,乃至举荐郗超为羽林中郎将,只为襄助桓公一臂之力,难道桓公不这样认为?”。

桓温仍旧直视刘霄,不答反问:“交好燕国也是如此?”。

“所谓得陇望蜀,桓公已取洛阳,长安在侧而不取之,岂不可惜?”。

桓温听罢良久不语,随后眉头微蹙问道:“你如此作为,置谢家于何地?又置你自身于何地?”。

“公不见郗超此人乎?”,刘霄未作丝毫停顿,对答如流道。

“果非常之人也!”,桓温长叹。

随即,他的神色大缓,似乎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恢复融融笑意,热情招呼起刘霄用食。

“老夫总算没有看错于他!”,桓温暗忖道。

不过,这个年轻人比起郗超而言,似乎眼界更为广博,所作所为也更合他的心意。

江山,桓温垂涎已久,可一直到现在他自认并未逆天而动,一切皆有运数,因势成事方为上上之选。

两度北伐收复洛阳,又攻灭蜀中氐人所建的汉国,这些功绩已经让桓温声誉隆隆,朝廷也迁其为太尉。如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北伐收复长安,甚至将来有一日能尽复北方故土,到那个时候的人望和声誉,恐怕司马家也没脸再赖在皇位上。

授命于天,受禅登位,天道人和,谁敢有一句非议?

只是,北伐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却掣肘万千,单凭他桓温一人之力,万难成事。这一点,桓温心里头比谁都清楚,要不然,在第一次北伐时也不会望着近在咫尺的长安城率军而回。

如今,好似在昏昏欲睡时有人送来了软枕,刘霄的到来无疑让桓温重新燃起熊熊希望之火,联燕灭秦,何等的旷世奇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