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就回家挣工分,浪费这三年时间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考大学。
能上高中的都是家庭有些远见的,且有些家底儿的,并全家齐心合力都支持的。
农家小子既然一心要考大学,自然不像城里读书读多了,不知道农村有多苦的书呆子。他们以为农村是什么样?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口误!口误!应该是读的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热情似火般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切。
这个时期的全国舆论工具,像什么党的机关报、机关杂志等,也一直大力宣传立志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典型人物,例如下乡知识青年邢燕子、董家耕等人的事迹。大喇叭里唱的有关革命歌曲的内容,也无不强调“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生命发出最大的热和光……”
所以城里的孩子,加之当时应届生中确有一些同学念书一向比较困难,认为既然考大专院校无望,其中来自农村的同学,便申请不参加高考总复习,提前回乡务农。
来自城市的同学也提出申请,由学校提前介绍到边远地区农场里就业等。这种氛围与这些特殊情况,对于少数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有些片面、行为偏激的同学颇有触动:尽管他们考上大学不成问题,但也跟着提出申请,要求学校批准他们提前到农村插队去,态度十分坚决。为扭转这少数同学的想法,校领导首先充分肯定了他们不畏艰苦,愿意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难能可贵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班主任,并配合家长给他们做了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讲明参加高考,接受挑选,同样是祖国的需要;上大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同样光荣等道理,好不容易才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转而投入到高考总复习中去。
丁国良所在的班级其中就有这么一个热血青年,他家住在县城,家境优渥,所以不知道民间疾苦,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总算在学校与家庭双方晓以大义,给劝了下来,来参加考试了。
总之动员大会的主旨是主要是围绕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要求来进行的。
开完动员大会,校长先将大家的准考证收了上来,装好了,怕学生们给弄丢了。
校长和教导主任和孩子一起一个个背上行囊,行囊里有学习用具,还有粮食,就是一条毛巾被。
由于是盛夏,不用带被子,就这么徒步去了公共汽车站,上车去了市里的考场。
丁国良他们在晃荡了两个多小时后,下了车,被带队的校长和老师领着去了市里的一所高中。
高中的校领导热情的接待他们,先带着他们去一一认认考场,然后带着他们去宿舍,未来几天就在这所学校住下了。
在高中的校领导离开后,校长就吩咐教导主任将孩子们带来的粮食和粮票都收集起来,然后带着丁国良他们去食堂将粮食上交了,然后才认认去厕所,在校园里转一下,别走了弯路,耽搁了时间。
到了学校安顿下来,校长也没让孩子急着看书,而是先让他们静静心,到了陌生的地方熟悉熟悉,别太紧张了。
安顿下来,修整一天,第二天就开启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眨眼间就到了高考,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的很。
在叮当叮当的钟声中,丁国良他们各自进了考场,教室里30人一考场,人人单桌,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