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农业中华 > 第十四章 调整

第十四章 调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说着,就看见袁芳坐着牛车,后面七八个骑着马的年轻人朝衙门走过来。

吴家老头看着英姿勃勃,年轻而朝气的张家人羡慕道:“难怪张家敢接受全镇上的穷人,听说土匪都投了还几百人,紫林那里杀声震天。你看这些人虽然带着眼镜,每一个都不是简单人物。”

李家老头叹了口气甩手便走。几个人也就散了。

张家也开始做调整。袁芳肯定是要调到云龙镇。蒙学堂的搬迁已经确定。张春还是挂着校长的名字,但是每七天到学堂听一次学术汇报并讲一堂课。蒙学堂搬走后,张家岭正式将三个专业合并到一起,改称农学院。

顾明是不可能再兼任学校的职务,所以王自力这个副校长统管农学院事宜。周欣担任教导主任,其它研究组,包括新成立的兵科的的核心成员都调任农学院担任老师或者继续学习。各研究组组长人选采取推荐加选举的办法产生,因为都是年轻人,这一点不是太困难。

农学院涵盖了张家堡,金鸡岭和竹皮山、北广湖,里面所有的收入都归农学院调配。

兵科组成教导队,负责农学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不过农学院的所有人都必须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

前李村、后李村、南张村,实行农场林场和工厂制。这里是农学院的附属区域,将来如果盖附属工厂就在这块地方。村民如果愿意就留下,转成职员,农学院核发工资。不愿意可以迁到石女村,南张街,采石村和小风岭村。

这四个村落的土地实际上都是张春聘请村民开垦出来的,契约上将是张春的名字。开荒朝廷有三年免税的政策,张春只收三成的租子。但是每户都要上名册,选出里长,保长要张春派遣,农学院代管。

农学院把这些税赋核算到每个村,由保长收齐后交到农学院,然后由农学院以张春的名义上交。

如果这些村子兴办一些工业,则由农学院统一进行规划建设,招收的工人为职员,工厂核发工资。手工业归农户自己。这几个村子的保卫工作,由保长亲自抓,抽取一定数量青壮年进行训练,配发枪支,称之为民兵。民兵担负警戒、疏散、阻击、通报的责任。不以消灭敌人为目的,而以保护村民生命财产为宗旨。

南张街作为商业街对外流通,商户如果租用商铺,除了租金,按照交易额收取一成的交易税,张春把它叫做印花税。

所有的这些,都要农学院组织专门的团队进行研究后,形成方案和计划,经过张春认可和批准后才是实行。

农学院必须每个月把所有的收支账目交张春审核,计划内开支按照计价王自立签字生效即可,但是计划外的任何费用,都需要报张春签字认可,且必须有相关情况的报告。

农学院因为事物繁杂,相关职位农学院学生有能力充任的,在方案和计划中写明。获得批准后,张春义农学院校长的身份下聘书。不够的可以对外聘请。面试合格,试用三个月后再由张春下聘书。

来的人老师有王自立、周欣、刘光利,学生有陈继祖、张扬、张秀、水稻组的组长张安、环境组的组长张月华、精工组的组长刘新堂,他是河南村的学生,分到精工组后,是几位老师傅特意培养的一个技术尖子、军事组的组长张霖越、化工组的组长季太华,他是一个山东人。

这些人中陈继祖,张扬,张安,张霖越都有可能调走。再就是学堂没有培养出会计人才。对于税收账目这些事只有顾明培养出的两个徒弟,现在掌管着钱粮。而且他们也应付不了复杂的税收和日后繁重的账目,印花税除了袁定国听说过,知道是什么东西,其他人都不懂啊。可是袁定国的新民商行已经忙的脚不点地了,连会议都没能开。

所以王自立是皱着眉头带着人回去了。

顾明在整个会议中,都没怎么说话。他是打定了决心把事情交给王自立。云龙镇的政务以及守备队才是张春和顾明的重点。张春肯定会侧重农学院,所以守备队是从军事学堂出生的顾明的事情。张天他们只能算战将,太过于堂堂正正。论谋略,没人能比得上阴谋诡计频出的顾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