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钺口中二哥,便是秦王杨穹。
长安城中传言,秦王乃大唐第一猛将,为人忠义,大气,豪爽,极少率军对外征战,却为北衙六军统领,专门负责保护长安及皇城安全。
麾下统领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卫,每卫维持在万骑,是朝堂,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杨钺望秦王,他负手而立,一袭军装,英姿雄发,暗黑铠甲,似拒人千里之外,有着将领的骄傲与自豪,外貌潇洒,气质粗犷,是条钢筋铁骨的汉子。
“你小子…油嘴滑舌!”秦王重拳捶在杨钺胸前。杨钺面露苦色,道:“二哥,疼!”
“臭小子,我才用了两分力,再喊疼,信不信,我帮你活动活动筋骨?”秦王攥着拳头,手指嘎吱作响,与杨钺勾肩搭背,爽朗的道:“前两日,二哥有军务在身,不可擅离岗位,今晚,望江楼为你接风洗尘,不见不散。”
闻言,杨钺情不自禁冲着秦王点点头,爽快的说:“好,不醉不归!”
他对秦王充满了好感,不管前身的记忆,还是这会儿,秦王表现出来的爽快,直白,粗线条,都让他觉得秦王是个可深交的兄弟。
何况,从他观察来看,秦王身份非常高贵,手中掌控兵力,数量也许不敌四大军门任何一家,但绝对精锐,更固守长安。
倘若皇上不信任秦王,或者秦王没有能力,绝对不会把北衙六军,这支天子禁军队伍交给秦王,更不会把自身安危交给秦王手里。
此刻,旁边皇子,大臣对杨钺与秦王亲密主动,颇感惊讶,先前他们目睹杨钺从宇文石马车中下来,这会儿,又看到杨钺与向来不苟言笑的秦王有说有笑,向宣德殿走去。
诸位皇子,包括太子在内,眼眶中,纷纷流露出羡慕目光。
他们多次拜访秦王,秦王也仅仅略尽地主之谊,保持平常兄弟关系外,不会与诸位皇子太亲密,唯有杨钺似乎是个特例。
从前,喜欢与杨钺习武,切磋拳脚功夫,言讨军事策略,诸皇子年纪见长,大家各有小心思后,互相暗生间隙矛盾,秦王与杨钺关系,似乎依然不改。
文武百官,亦暗自猜测,渤海候回长安,先后与军门,秦王结交,亲密,这长安城怕不会太平了。
登上台阶,穿过广场,文武百官进入宣德殿中。
殿内极大,奢华异常,两旁有六根赤红柱子竖立,柱子上面刻龙雕凤,霸气威武,每根柱子之间,都有绣着山水画的丝绸屏风。
青石铺成的地面,延伸至大殿尽头,尽头两旁各有五节台阶,登上去,前行三五步,设有龙案,龙椅。
大殿中央,乃高大龙案,背后一副长长卷轴画,绣着大唐万里江山,铺开画卷上方,挂着一副牌匾,上面刻着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光明正大。
另外,大殿内上下,被红木围栏分开,显得错落有序,尊卑分明。
百官入殿,按照官位高低,依次排列,宽敞大殿内,文臣武将,泾渭分明,整齐站着足有四五十名官员。
左边文官,为首乃一身蟒袍的太子,楚王,紧接着左右仆射贺恒瑞,张韶卿,其后为门下侍郎李铭虎,黄门侍郎薛铭坤,等等,及六部官员。
右边武官,为首为铠甲裹身的禁军统领杨穹,及身兼中书令,却是将门领袖的宇文石!其后为蜀王,与十六卫将军,大大小小武将,二十多人。
杨钺军功在身,自然位列武将之中,又因身兼右武卫将军,因此,站在武将行列靠前的地方。
杨明坤徐徐从屏风后走出来,坐在龙椅上,神情威严,端坐下方,目光如炬,不怒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