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大独裁者报告 > 第二十一章 城外撤兵

第二十一章 城外撤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闷闷不乐的走了出去,牵着马一路无话,只在那想着心事,眼看武昌不保,将来可怎么办,终究还是得提前想好办法。

一路无话走了一段,忽然看到斜刺里冲出两条汉子,“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张震面前,把个张震吓了一跳。

“军爷,多谢你帮我兄妹,我兄弟没齿难忘,若无军爷帮忙,只怕老娘尸首无法收拾,我兄弟给军爷磕头了!”

张震莫名其妙,还是边上百姓告诉他,这两人就是刚才那个死去妇人的两个儿子,这两兄弟出去找药未果,回来老娘却已经死了,正悲恸间有人告诉他们张震所为,两兄弟大是感动,收拾好了老娘尸体,就和妹妹一直等到了现在。

张震一转眼就已经把这事忘了,反正也没几个钱,不想两兄弟却一直等到现在,也算得上是知恩图报的了。

就听身材高些的人说道:

“军爷,小人刘正,这是我弟弟刘浩,边上是小妹刘秀秀,军爷之恩,我刘家兄弟永生不忘,军爷若有差遣,刘家兄妹誓死为之,以报今日大恩!”

这时代的人也可爱的可以,不就是那么屁大点事,用得着这样?想了一下说道:

“你们也没有什么去处,就先跟我去了军营,不过这位姑娘,好像就不太方便了,这样,我再留下一点银子,先找个地方住下。”

“军爷之恩,我兄弟百死也不能报答!”那刘家兄弟先是一怔,接着“通通”磕了几个响头。

张震又从怀里掏出最早常大淳赏给自己的银子,交给了刘家兄弟,让人帮着安顿一下,不敢多留匆匆而去。

回到军营没有多少时候,命令已到,武昌城外所有炮台、营垒全部撤进城内,一时间军营里乱成一团,好像太平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一样。

先前因为取得一场胜利而好容易积累下来的信心,因此这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顿时荡然无存。

张震也只能苦笑一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此时左六炮台也已经接到了撤离命令,那炮台把总汪战破天荒的居然来到了张震军营,平素里两人来往及少,这次来了有些大出张震所料。

“局势不是太好,眼下又奉命内撤,武昌城外再无一处军营,眼看发匪当可从容攻击。”王战低沉声音,一脸无奈:

“听说你在军门面前据理力争,惹得军门不快,说实话兄弟本来是有些瞧不起你的,总当你是靠着军门关系才能到了今天位置。

可前次你不顾性命冲营,兄弟是看在眼里的,这次又为了武昌安危,不惜和军门大人翻脸,兄弟心里感佩得很,过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兄弟向你赔罪了!”

张震啼笑皆非,上次冲营那是战马受惊,这次据理力争,那是为了自己性命不得已而知,可既然对方这么说了,张震抱抱拳道:

“汪兄太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了自己一条小命而已,你有你的苦衷,兄弟有兄弟难办的地方,大家今后还是彼此合作,只怕在这世道才能活的更久一些。”

汪战只当他会说出什么为朝廷效力等等客套话来,哪想到他却说出了这么一番话,顿时大起亲切之感,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容:

“兄弟将来还得靠着千总大人,今后合作的地方那还多了去了,营里还有些事情,不敢久留,张兄,告辞!”

送走了汪战,张震心里烦躁。这进了武昌,可就等于一只脚踏进鬼门关了,那太平军要是攻破了武昌,又岂有放过自己的道理?

此时随着清军撤离,武昌外围已经全部都为太平军所控制。

那常大淳放火烧毁房屋,百姓切齿痛恨,太平军一来,就受到了百姓的欢呼,受到那些对常大淳恨之入骨的百姓拥护,大批人加入了太平军。

清军在武昌城四周修筑的营垒、炮台都归了对手。武昌,被彻底困住了。

杨秀清做事很仔细,他制定的方案是水陆合围,大军断后,陆路进攻的罗大纲占领了武昌东南的洪山,意在阻止清军增援,水路更加放心,清军几乎没有水师。

武昌的援军还是来了。

不光有向荣,还有和春。向荣一面上奏朝廷,请求派遣张国樑率领湖南的炮船增援,一面率和春、秦定三直奔武昌而来!

他们走的是旱路,也不是因为旱路快,只因为他们没有战船,甚至没有民船。

秦定三,湖北人,贵州定远总兵。道光三十年曾随向荣镇压天地会李元发起义,金田起义后,随乌尔泰镇压太平军,桂林之战乌尔泰战死后,重新跟随向荣作战。

向荣算是清军大员中最会打仗的将领,也是与太平作战次数最多的清军将领。同时又是给太平军制造麻烦最多的人,这一年向荣已经61岁。

向荣率领的万余人援军被驻扎洪山的罗大纲死死缠住,无法靠近城池,更别说解围。但向荣就是向荣,他还是想出了一条计策,一条可行之计。

他秘密派人潜进城去,约巡抚常大淳出兵夹击太平军,自己率军前后夹攻,以解武昌之围。

其后向荣从洪山发动进攻,接连冲破破太平军的几十座营垒,致使太平军在惊慌中乱了阵脚。向荣率部冲到武昌城下,便派人呼唤城内的守军,让他们出城夹击太平军。

向荣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可也就只能成功一半了。

因为向荣想错了一个方面,那就是计划再好,也要人来执行,他想错了守城的人!

城内兵力单薄,战斗力不强,这是事实!但更重要的事实是常大淳和双福胆小!

他们认为城内人心不稳,如果打开城门,会动摇军民的意志,就有人出城投降,对城下的呼唤置之不理。

润元和常禄等人跪请出兵,嚎啕大哭。常大淳太过于谨慎,还是不敢出兵。兵贵神速,稍纵即逝。这两句话他都不懂。

可罗大纲很懂,他重新布置了阵营,指挥部队从两侧围攻向荣,向荣大败而归。

常大淳、双福失去了最后一次的解围武昌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