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空度大师,您看,只要穿过这里,便能到达佛教的起源之地:天竺,在这里可以求取真经,回到大唐,普化世人。”
只见一名年轻的僧人,细眉星目,脸庞柔和,看起来十分俊秀,此时他眼睛盯着案几上的一张地图,一只手轻点着那张地图上的丝绸之路,目光炯炯的对旁边静坐着的一名年老的僧侣说道。
只见那名僧侣年纪颇大,白色的胡须一直垂到了衣襟,慈眉善目,燃灯古佛。
“玄奘,你心中为何如此焦躁?”老僧古井不波的淡淡道。
俊秀的僧人愣了一下,才急忙回答道:“空度大师,徒儿总是感慨大唐的小乘佛法残缺不全,不能普渡世人,所以便立志去西天求取真经,得大乘佛法度化世人。”
老僧缓缓的摇了摇头,轻声道:“玄奘,这只是你动力的一部分,而不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俊秀的僧人脸色有些微红,只见他喏喏了一会,才小声道:“弟子看过几张《大唐新闻报》,被其中的海外报道所吸引,那些奇闻异事,地理番外,是徒儿梦寐以求的追寻之处,所以徒儿想在求取真经之时,顺便记录一路上的风土人情与海外见闻。” 年轻的僧人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直反对自己出寺的主持师傅。居然同意自己去海外求取真经。
“为了路上的安全。老衲允你带本寺十名武僧。一同西天取经,也好让我大唐人人能修习大乘佛法。”“老僧站起了身子,淡淡道。
此时的玄奘,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已,行了一大礼道:“徒儿遵命。”
“什么?大兴善寺主持的首席弟子要去西天取经?”李二坐在两仪殿的宝座上,听着一名太监念报纸。
这报纸自然是徐阳创办的《大唐新闻报》,现如今这东西已经成了大唐最流行的东西,只要是茶馆。酒楼,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会买上一张,或者去听说书先生解读这报纸上的所见所闻,一时间长安纸贵,都是因为这报纸的发售量越来越大。
随着报纸的普及,舆论宣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比如说当下的海外殖民,随着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长安有很多富户都悄悄的把家族产业的重心开始南移,还有很多家族甚至直接将产业搬到了泉州。目标就是投资海外,想分一杯香料岛的羹。 如同雪花般的信件和稿子飞向了南山书院的报纸出版社,听说负责出版社的离石先生已经被累病了,现在没人敢接替他,因为现在没有人敢审核那些大佬们投的稿件,随便翻一翻就个四品大员的稿子,胡乱弄一弄就能看到杜如晦、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的名字,那些小辈审核稿件的时候都是哭着审核的。
这番影响力,自然是惊动了最伟大的李二陛下,李二也是雷厉风行,别人看不出这舆论的重要性,以他独到的眼光还有犀利的头脑怎么会不知道这一张小小的报纸上有多少文章可作。
直接把自己当年还是秦王时组成的馆中的十八学士成员们塞进了出版社,负责审核和投稿,像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这些人,听到消息之后,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准备大干一场。
颜之推摆着一副大唐帝师的样子出来统领大局,在这位老人家面前,四五十岁的还都算是小辈,杜如晦、房玄龄、苏世长、姚思廉他们一见到这位大神,恭敬的就像是个孩子,有时候,年纪就是资历。
颜之推和陆德明两位泰斗级人物在棋庄商量了半天,最终决定《大唐新闻报》的风格不做任何改变,不能因为士大夫阶级的加入就改变《新闻报》原本为让天下人听新闻事的本意。
也是避免《新闻报》沦为儒家一家之阵地,这里是百家之争所,书院高高的站在最高处指点江山,这才是徐阳走的时候交代的,颜之推和陆德明两个老人活的这么久了,早就成精了,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这些朝堂上的人来到这,只是能更加仔细的审核稿件,自己写的文章是不能随意发表在报纸上,只要通过报社所有工作人员半数以上同意才可发表。
随着报社的事情解决,报纸的销量更是突破了一万大关,每日在终南山后面巨大的造纸厂都要加班加点的工作到深夜,特别是报纸打算出洛阳版的之后,估计销量要再朝上翻两翻。
《大唐新闻报》已经彻底的融入了大唐人的生活
“回禀陛下,正是如此,听说要去取经的这人是为大慈恩寺的年轻高僧,空度大师门下的独传弟子,法号似乎是玄奘。”那名太监急忙谄媚的说道。
李二坐在宝座上,露出了思索的目光,他对教派一向是没什么感觉,无论是父亲喜欢的道教,还是天竺的佛教,自己都不太重视,自己向往的是征服与战争,可是,国内佛道两家的平衡一定要做好,这是帝王之道,也是天下安定最好的保证。
“宣朕旨意,真打算亲自见一见这名敢只身前往丝绸之路的和尚。”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