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战总结
2017-06-15 作者: 郝高刘丁
第189章 大战总结
战役影响:
李自成率领7000骑兵逃出来,跑到北京城做了皇帝,又马不停蹄往西逃,恢复流寇本色。清军在后面紧紧追赶,接下来基本就是追击战,值得一提的就是潼关战役。清朝统治者大吹在潼关全歼流贼百万,实际上只有马世耀的7000人,全部英勇战死,为掩护大部队逃回西安争取了时间。李自成之后吓破了胆,随逃随弃,西安都不守直接放弃,襄阳也是如此,直到被追到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死为止。
有些朋友可能会很奇怪,一片石之战后,李自成还有百万大军,怎么损失6万人就一下垮了。因为闯王“主力”和“替补”的实力相差过大,西安号称50万大军镇守,其实大多不过是比农民略好一些的新兵而已,一片石损失的都是精华,以后再也无法弥补。这个道理就和淝水之战前秦87万大军,只不过损失15万就亡国一样,因为损失的全部是氐族主力,别的族可没怎么死人,这个后果当然就严重了。
满清经此一战而得天下,听上去很奇怪,然而却是事实。满清入关,真正的硬仗就这一场,随后中国的天下就像是送上门一样,送到鞑子嘴巴里。入关之后,满蒙八旗的战斗力急速下滑,官兵急着抢房抢地抢金银财宝和女人,要做中国的主人,快活享受,不愿再出死力打仗。接下去拼命的都是汉奸部队,这帮汉奸为了向新主子表功,也为了在新朝打出自己的地位,玩了命的打仗,硬是打出个花花世界送给鞑子,看历史看到这里总有种难言的苦涩。
皇han和美分党不断挑唆,说什么满族屠杀汉族,却不曾想,历史的真实是汉族屠杀汉族。鞑子可是暖被窝里搂着女人,是我们汉人自己屠杀平民百姓把财富抢来,送给鞑子讨他们的欢心,然后换点残羹剩饭,唉,说多了就没意思。
经验教训
最重要的就是要团结,如果李自成和吴三桂联手,满清能入关吗?不能。如果李自成和南明朝廷联手,满清能得天下吗?不能。有朋友要问了,那为什么李自成不和南明联手呢?因为李自成愚蠢,他不但逼死了崇祯皇帝,还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放在北京城门口曝晒示众。这一举措重重打了大明臣民的耳光,按照儒家传统,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南明如何能和弑君大逆联手?满清也正好以这个为口实,获得了进取中国的契机。历史证明,只要团结中国人不怕任何国家,而不团结,中国就任人宰割。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团结,满族和蒙族现在都是我们兄弟,大家都是中国人,必须团结。明末是因为汉人自作孽,才让满清统治了中国;现在如果中国人还要自作孽,象某些网特美分党鼓吹的那样,要向兄弟民族算历史旧账,搞乱中国,那只不过便宜了美国、老毛子和倭奴而已。
其次是军纪极为重要,不能搞特殊化。明朝军队军饷发六成(有时会拖欠一年以上),总兵再侵吞大半,只是优待自己的亲兵,其余90%的官兵全部成为乞丐和抢劫犯,这样的军队如何会有战斗力?经常是号称十几万大军出阵,真正能战之兵不过几千人。大顺军更夸张,炮灰兵占绝大多数,裹挟大批流民,反正乱世人命不值钱,攻城就用人命填,侥幸不死有作战经验的选进亲兵老营。这样不注重部队训练,完全靠自然淘汰,成军速度太慢,效率太低,一旦主力受损就完蛋。
满清军队确实比上述两者强,充足军饷,严酷军纪,说是3万人就是实打实3万精兵,不像前者都要打折扣。所以明军顺军投降满清后,战斗力都会上一大块,而一旦再度叛清战斗力就直线下降。所以明朝亡于满清,其实绝非偶然。
如果李自成的军队与吴军数量差不多,吴三桂绝对可以独自击溃李自成。这点你也应该同意吧?——
为什么要同意这个观点呢?
吴三桂之前从没有和李自成交过手,更没有击败过李自成的成功经验,你怎么那么肯定他能单独击败李自成?吴三桂能走到那个位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将门背景,有个好爹,有个好舅舅,他投清前除了龟缩在辽东的防御工事里还打过什么像样的仗?他的实战经验和大兵团作战指挥方面的经验比得上真正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李自成?
至于你说的“四万精兵,八万辽民”,也有很大水分,吴三桂在松锦之战之后只剩下一万残兵败将,你觉得在没有实战磨练的前提下(吴三桂在松锦大战后彻底成了缩头乌龟了,基本上没有再和清军作战),一支在两年时间内由一万扩编到四万的军队能称得上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