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情殇宋金 > 第三十九章、赵楷化名中状元 米芾巧计归歙砚

第三十九章、赵楷化名中状元 米芾巧计归歙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歙砚是怎么回事?米芾的歙砚如何会落到蔡京的手里?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是以后,歙砚名闻天下,可是到了宋代歙砚却少之又少,而蔡府里的这款歙砚色泽艳丽、质地细软、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砚上即使留下残墨陈垢,入水一濯便即刻莹洁光滑,焕然如新。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这款歙砚,原是苏轼的家传宝贝,苏轼和米芾皆好书法,两人深情厚谊,是为莫逆之交。

苏轼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哲宗即位后,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度过几个月算是比较惬意的日子,到了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了,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于岭南。

哲宗、向氏仙去后,徽宗重用致仕回朝的蔡京,苏轼即刻就被蔡京贬到了天崖海角。

米芾得到消息后便迅速南下为苏轼送行,苏轼双手捧砚,赠送好友,留作纪念。

苏轼书童高俅当官之后,为了讨好朝廷权臣,将歙砚的消息透露给了蔡京。

蔡京籍观赏理由,长久置放在自己府中,米芾多次索要,蔡京借故不还。徽宗携《瘦金体千字文》书卷寻米芾而来,米芾顿生计策,终于要回了苏轼送给自己的歙砚。

皇上为何只认米芾对《瘦金体千字文》书卷的评定呢?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无为知军(遇石称兄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他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为人不似唐人狂放,险而不怪,奇正相生。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虽说他不善官场逢迎,没有当上什么大官,但他却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倍受景仰之人。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苏轼劝他学晋。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其形神精妙至极。

米芾看了看徽宗,又看了看蔡京,说:“《瘦金体千字文》书卷,说前无古人,是实事求是,皇上是目前为止,瘦金体写得最好之人,后无来者,米芾不敢苟同,难下定论。”

得到了米芾的充分肯定,徽宗自然非常高兴,他对旁边的蔡京说道:“这才是真正的书法大家,练字即是练心,那妄言揣测,奉承诓语,本不该是朝廷重臣、书法大家的言行举止。”

蔡京虽然被徽宗数落了一番,心里极其难受,但是蔡京毕竟是几度沉浮的官场老手,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向皇上笑脸相迎,跪礼致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