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民间,这婚事已经算定下了。
四周议论声纷然一片。
我定定地望着姬舆,心咚咚地撞着胸口。煌煌日色中,他凝视着我,汗珠顺着颊边缓缓淌下,红潮将脸和脖子染遍,目光却坚定无比。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响起,望去,一位王姒身边的命妇正领着几名寺人匆匆而来。
“虎臣、公女,”她施礼道:“天子及太后有请。”
不出所料,王姒动作倒是快。
阳光依然炙热,麂子的脖颈上,箭创狰狞,空气中漫着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命妇看了一眼,让寺人将麂子抬走。
我望向姬舆,只见他也看了看我,脸上表情未改,淡然将马交给寺人。
事到如今,已经没什么好怕的了,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我深吸下一口气,迈步随命妇走去。
土台的后侧,宫侍环伺,颜色鲜丽的幔帐撑起一处独立的凉棚。命妇将我们引入,只见周王、王姒和王姜正坐在席上,旁边站着三名老者,正是召公、毕公和宗伯。
见我们到来,众人神色各异,王姒脸上明显地绷起,王姜依然含笑不语。
我看了姬舆一眼,只见他仍是昂首挺胸,脸上丝毫无所畏惧。
心中暗暗沉下一口气,说实话,眼下,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的处境,入宫这条路是困难了,但是,一切最终还是要看周王的意思。而且,他如果因为权力平衡的关系不纳我,为了同样的原因,他未必会乐意姬舆娶我。
相比之下,我更担心姬舆。对于他,这件事可大可小。姬舆身为王室子弟,又是虎臣,今日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礼法,若往大的说,周王会降罪也不一定;不过,对于礼法,抢掠婚一向是个暧昧的存在。不说民间,诸侯四方征伐,每次也必会从战败的夷部掠来女子纳入宫中,自古已经形成风俗,往小了说,也能轻轻带过了事。并且,王姜既也有参与,会帮着姬舆也说不定……
想来想去,心里总有不安,姬舆这么做,到底还是因为我。
行礼后,周王吩咐起身。
“虎臣,”周王看着姬舆,声音微沉,面色却已回复一贯的平和:“方才之事,当作个交代。”
姬舆看了看我,直直地望向周王,颊边隐隐泛红,一字一句道:“吾王,舆恋慕公女已久。”
“胡闹!”王姒怒道:“婚姻自有长辈作主,依六礼定下,尔乃文王之后,怎可行此悖礼之事!”
“母亲息怒。”周王温言劝慰着,转向召公和毕公:“依太保太史只见,今日之事当如何?”
召公须发皆白,目光却矍铄有神,他看了看我们,面上沉静无波,向周王道:“今日之事,我等已全然尽知。然,虎臣择亲乃宗族之务,既非王事,我等朝臣无意置喙。”
毕公微微颔首。
无意置喙吗?我琢磨着,两人的态度耐人寻味。言下之意,姬舆怎样他们不管,可这件事他们也都看在了眼里,如果牵扯到王事……我朝王姜看去,她表情悠然,唇边浅笑依旧。
周王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片刻,淡淡一笑,又问宗伯:“不知太宗以为如何?”
宗伯上前,道:“虎臣今日所为,确是于礼不合,然,实不必苛责。”
王姒脸色一变,王姜微微垂目。
周王唇角微勾:“何解?”
宗伯道:“臣闻孟夏之射始于大夏,时人男女籍此日交游,互为择亲。而后,交游之习虽为会射所代,其开放之风却延续至今,是以此日,女眷观礼不限,贵族偶有不羁之行,也从无惩罚。且,劫掠为婚自古有之,我周人之中也并不鲜见,至今民风仍存。虎臣今日所为,虽有悖礼教,却也有贽为信,足见其诚。”
王姒冷笑:“依宗伯所言,礼法却是可弃了?”
宗伯恭声道:“臣决不敢轻蔑礼法,只是,臣以为今日之事乃特例,不必苛责于虎臣。礼固不可弃,虎臣既已在众人前诺下,此后当照六礼一一行之。”
王姒面沉不语。
周王看向王姜:“王后之意如何?”
王姜微笑,道:“各人之言皆在理,但请吾王明断。”
周王沉吟片刻,正容道:“虎臣今日所为,虽情有可原,却终是失于礼法,削去本年俸禄。至于劫掠杞姒,”他看着我,凤目幽深:“虎臣当筹备行六礼之事。”
我愣住。
说罢,周王看向姬舆:“虎臣心服否?”
姬舆昂首而立,侧脸上看不清表情,耳根却微微透着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