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三百零五章 荡平

第三百零五章 荡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以少胜多的事实足以证明燕王令人惊艳的统兵才华,又得到兵马三万余,此仗堪称大获全胜,一举扫平钳制燕军的心腹大患,得到了全体将士的衷心拥戴,仗也打的酣畅淋漓,是以参与此役的将领们都很得意,朱棣却显得十分平静。

“宋忠本庸才,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吾等胜狐鼠之辈尔,喜则易骄,骄则不戒则败机萌矣。孔子所谓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一席话说得众将尽皆心服,徐灏也牢记在心,暗道朱棣能成功绝非偶然,古来有几人能在一个王朝蒸蒸日上的时候起兵仅靠一隅之地而赢得天下的?确实赢也赢得令人心服口服。

朱棣并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无敌统帅,心里还惦记着军政等各个方面,不作停留率大军返回北平,派指挥孟善率领万人进攻怀来,徐灏当即安排大批斥候把消息传播出去。

这一仗对北方的震动很大,怀来守将闻得宋忠等人俱被斩首,全军尽殁吓得赶紧开门投降,随后开平、龙门、占谷、云中各地守将皆闻风归降。

徐灏和道衍和尚等幕僚再接再厉,以燕王亲笔手书连续派出使者四处联络,随后燕军兵锋所指,重镇永平等府县陆续归顺。

这些将领的归降并非偶然,几乎都是燕王部下,朝廷自以为架空北平府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万没料到燕王说反就反,而且闪电般获得连场大胜,现在想要撤换大批守将也已然来不及了。

消灭宋忠后给燕军赢来了修整和稳固地盘的宝贵时间,并且得准备抢收粮食大规模成熟的八月。

一举占领数十座城池的副作用就是得分兵驻守,北平剩下的总兵力不过万人,实力仍然弱小,为了赢得喘息之机,朱棣派出使者进京申诉。并屡次对全体将领训话。

一面申明起兵仅仅为了奉天靖难,为了保住性命,隐隐威胁下面莫要心口不一,为了警示下令处斩张昺等人。一面鼓励将士坚定信念,将来取得胜利,皆是有功之臣。

如今北方除了鞭长莫及的西北和还未进关的辽东军之外,最大的威胁就是敌友难辨的大宁所谓八万大军了。

燕王朱棣休息三天后,带着三千亲军去了遵化坐镇,派人联系宁王朱权,想要兄弟联手对抗朝廷。

同时还写信给天下诸王。解释起兵迫不得已的缘由,并没有要求各地藩王随同举兵。事实上燕王很希望也很担心会有亲王反叛朝廷,不想送出的信件大多如同石沉大海,除了想造反却被压制的代王外,其余诸王的态度都很暧昧,甚至谷王朱橞收到信后,慌忙举家从封地河北宣府一路逃回了京师,又一次震动天下。

宋忠战死的消息一并传回,这时候朝廷有些慌了手脚。知道燕王已经成了气候,稳稳占据了燕京,兵力多达四五万人。

朝会时经过一番激烈交锋,被燕王指责为奸佞的齐泰黄子澄坚决主张派大军围剿。建文皇帝自然站在主战派一方。

几经商议后决定发兵伐燕,先下旨削除朱棣父子的属籍,由方孝孺起草的诏书布告天下,称朱棣起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云云。

无人可用的朱允炆起用开国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为副将军,飞檄调发各路军马,准备率师分兵并进大举北伐。

而临行前朱允炆告诫道:“大军对垒时,毋使朕有杀叔父之名。”

北平城,以最快时间收到朝廷消息的徐灏盘算着日期,皱眉道:“大概八月初耿炳文就会抵达真定府,看来必须得主动应战了,要保障秋收。”

恢复俗家打扮的姚广孝穿着官服,吩咐道:“马上把消息禀报王爷。”

此刻大宁都督陈亨奉宁王命令率两万大军出了松亭关,驻扎在沙河,企图要进攻遵化,听闻燕王亲临后马上退回,闭门不出。

派去联络宁王的信使一直没有回来,看来朱权没安好心,朱棣不想腹背受敌,正好斥候捉住了两个大宁兵卒,设计要离间城内守将。

原来陈亨是燕王旧部,并不愿和燕王对抗,但是被副将刘杰和卜万二人牵制没有办法,宁王对封地将领的控制力度很弱,一旦剪除掉掣肘则陈亨即可表面上效忠朝廷,因可以掐断粮道,宁王对他也莫可奈何,除非是选择和燕王一样举旗反叛,才能出兵镇压。

朱棣知道副将刘杰老迈寡谋易于戏弄,乃北方有名的大老粗,因此交给其中一个兵卒封写给卜万的信,信里大大赞扬了卜万,使劲诋毁陈亨,请士卒吃了顿酒赏了几十两银子。

这一切都不慎落在另一个士卒的眼里,第二天都被放了回去,没得到好处的士卒心中不忿,马上揭发了此事。

陈亨看过信件后交给了刘杰,刘杰二话不说就带人把卜万送进了大牢,全家被籍没。陈亨不动声色的安插亲信,待刘杰再无法对全军施加任何影响后,写信给燕王表明了忠诚,又派人去了朝廷讲明缺兵少粮的苦楚,只能做到牵制北平而无法进攻,从此两万大军成了看客,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

没有后顾之忧的朱棣于七月十八日返回北平,开始着手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却说徐家自从徐汶徐灏追随燕王起兵后,家里一半男丁皆上了战场,全家人不免为此日夜难安,老太君每天都要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孙儿。

因急缺官员,三老爷徐增福被迅速任命为知府,半是开心半是惊恐的匆匆上任去了,三太太刘氏便留在了北平。

徐家老四徐淞成天吵着要上战场,刘氏死活不同意,母子俩为此吵了好几次。

徐灏升任为都督的消息传到家里,刘氏顿时大为羡慕,想老三年纪轻轻就成了燕王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将来难保不封王拜相,儿子不喜读书就喜欢成天舞刀弄枪。再说做了一年多的幼军卫,看来跟着他三哥指定有出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