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三百八十八章 瀛洲

第三百八十八章 瀛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洪熙元年六月十二日,徐灏乘坐五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抵达更名为瀛洲的后世济州岛。

据汉武帝出自东方朔的“十洲记”,海外有祖洲、玄洲、炎洲、元洲,瀛洲等十洲。

其中瀛洲在东海,地方四千里,会稽往西岸七十万里。徐灏据此令兵部礼部照会朝鲜使节,提出瀛洲乃是中国固有领土,岛上住着早在春秋吴国迁居此地的吴人。因源自十洲记中的描述,“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此外诗仙李白曾做“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李益做“登天坛夜见海日”,诗人孔德绍的“南隐游泉山诗”等等,全都提到了瀛洲,无不说明瀛洲和中土的渊源乃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除了看似强词夺理,礼部官员还引经据典,反驳朝鲜使节的观点,指出瀛洲自古以来就不是朝鲜领土,不过距今三百年前,高丽不经请示宗主国而擅自出兵灭亡了耽罗国,设耽罗郡。

前朝时期,高丽忠烈王归顺元朝,耽罗人起义请求元朝派兵,从此恢复耽罗国并设蒙古总管府,时至今日元朝已经臣服于明朝,是以明朝收复瀛洲有着无可争议的权利。

大抵朝鲜君臣也不认为瀛洲有多么重要,冒着得罪天朝的风险去占有孤悬海外的一岛之地明显不值得,就像对马岛一样,即使曾被元军把倭国人杀戮干净,朝鲜人也没有趁机占为己有。哪怕是后来为了剿灭倭寇出兵,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也没有想过统治对马岛。

说穿了千年来朝鲜因国小力弱,在邻居强大的时候,丝毫不敢对外扩张。

历史上济州作为流放地和养马场,也确实从没受到过朝鲜人的重视,这次被徐灏抢先一步,虽未承认也没反对,算是默认了明朝对瀛洲的主权。[]平凡的明穿日子388

既然朝鲜识趣。徐灏也严令军队不得『骚』扰朝鲜沿海,毕竟压制倭国得有朝鲜的大力协助不可。

而这一次沐毅率领一百多艘战船,一万五千人并非是要远征,而是进行一次实验『性』质的远航,为期一个半月,再怎么说出兵都需要得到帝王和兵部的同意。

如果当时无法令前朝官员投降,那么原则上就要立即返航,当然沐毅下令在海上进行了一次火炮演习,面对兵力占据压倒优势的大明水师。犹如无根之萍的岛上官员想都不想的便请求归顺。

瀛洲共有军民百姓九万八千多口人,其中有蒙人官员家属数百人,一个千人队及其家属三千多人。负责维持治安。因北元被打得四分五裂,海路被隔绝,只知元帝退回了草原。

岛上的汉人官员和军民不多,大概仅有两千人左右,主要作为工匠负责制造必须的生产物资,高丽人有三万多。作为膨开垦农田种植庄稼。

其余皆是原住民,大多数乃古耽罗国的后裔,分布在全岛各处。瀛洲自古有三多三无三丽的特『色』,三多指石头多、风多、女人多。

岛上到处都是岩石和洞窟,房屋皆是用石头堆砌的草房;因地处台风带。随时都会遭遇大风侵袭,这也是为何元朝两次东征倭国失败的主因。把朝鲜定为前线基地,结果每次都鬼使神差的遇到了飓风。

徐灏也不想因此而葬送掉军队,贸贸然的派大军侵扰倭国无疑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是以沐毅留下五千人,满载着两万高丽人返回大连,丝毫不知情的高丽百姓欣然踏上了通往奴隶之路的死亡旅程。

女人多是瀛洲的一大特『色』,原住民出海捕鱼动辄遇难身亡,所以人数上女人略多于男人,也因生活艰难,女人必须要出门劳动,使得女人看起来比较多,此外还有可以潜入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采摘珍珠和海鲜的海女。

三无是指生活在贫瘠的岛屿上,艰苦的生存条件让人们养成了邻里互助的美德,几乎无人靠偷窃和乞讨为生。这一点在中原也很普遍,乡下人家外出干活,谁家也无需锁上大门,邻里互助自古即是汉人的传统美德之一。

原住民自古就不认为自己是高丽人或朝鲜人,中国在西汉到三国曹魏时期统治了瀛洲八百多年,迁居来此的汉人很快和原住民融为一体,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技术和文化,倒是岛民向来对渡海而来的高丽人报以敌视的态度,因为一并带来了沉重的赋税和劳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