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帝国 > 第六十四章 召对升迁

第六十四章 召对升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景范躬身说道:“陛下洪恩,微臣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爱卿所言都是蔡州之事,可曾想过这天下之事?”皇帝笑着继续问道。

王景范躬身答道:“古往今来凡有为帝王无不总揽权政,微臣当年尚是布衣之时曾听闻因为天下水患丛生,朝中重臣便以此上书要求广开言路,仍诏两制、台阁常参官极言得失……”

皇帝听后略微一思量便已知晓这是嘉佑元年之时时任知谏院范镇的一道奏折,因为这道奏折很多在外地为官的才学之士被聚拢到京师,这其中便有王景范的岳父韩缜。

“以微臣愚见,各地水患生除了上天警示圣上之外,也多是有‘**’于其中,适才微臣也曾说过,各州府堤防年久失修者众多,即便如蔡州汝水堤防亦是如此,今年在蔡州治理汝水之后亦是暴雨连连,然汝水堤防稳如泰山可窥一二……微臣以为各地水患肆虐除了谋求灾变所起之因,更要谋求消除之法,身体力行莫要纸上谈兵,否则明年雨水再多一些,灾变该来的还是要来,这恐怕就不是上天示警而是**于其内了……”王景范谨慎的梳理自己的语言,慢慢的说道。

从皇帝的问话,王景范似乎也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当今天下之事何为最显?莫过于立储一事,不过王景范人微言轻他是不可能冒险掺入其中,而且皇帝心中如何想毕竟他也只是猜测,便以范镇的旧言进行试探,因为这立储一事最先是由范镇挑起来的,若皇帝有心自然会往下借着深入谈论,若是无心也便了了。

皇帝听后心中思量这与寻常言语似有不同之处,天变是上天给人间的警示,皇帝自从继位之后就没少听过。不过王景范的解释也是人深省,状元郎虽然没有明说,但身为官场上的裁判外加最大的权势者,皇帝怎么会不明白王景范为什么会提前回京应试馆阁?除了回应皇帝的问题之外,也是为自己鸣不平。

“朕以为王卿才学见识皆非凡品,因蔡州治水之功赐钱一百千钱,拟赐王卿迁为著作佐郎,入直史馆,赐银鱼袋,王卿以为如何?”

皇帝虽然是随口说出这些赏赐,不过总体上并无逾越官员升迁规矩。这著作佐郎是文臣的寄禄官名并无职事,唐时著作佐郎官品为从六品上,宋承唐制也是如此并无变化;至于入直史馆便是核心内容了,这便是官职名,也是个贴职,三馆秘阁官直馆、直院、修撰、校理名数虽然有异但职务大致相同,多为在京文臣兼职或带外贴职。

皇帝赏赐的职位并不出格,甚至是循规蹈矩,因为每一科的进士第一人若是回京召对之后,多半都是这样的官职。略有不同的是进士第一人入直集贤院的比较多,直史馆的比较少——三馆秘阁之中史馆地位比集贤院略高,四直官中仅次于直昭文馆,这点细微的差别也只能用来解释皇帝的期望。

王景范虽然希望升迁,但他的年龄已经成为升迁的最大障碍,从皇帝赐官来看即便是皇帝对他的年龄也是颇为顾忌的,原本年岁就不大,若是授官过高难免会有人站出来奏上一本,王景范这年龄简直就是为谏官竖立了一块可供攻击的靶子,只要皇帝的授官略微有些出格可想而知后面的“幸进”弹章必然会铺天盖地的飞来。著作佐郎是进士第一人回京召对之后寄禄官升迁的常例,直史馆略比直集贤院高一点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恩宠的信号,至于赐金鱼袋才是要达的标志,他先前的七品通判连授银鱼袋的资格都没有。

按照馆职序位四直官虽然低于修撰但高于校理,已是正馆职之列,即便馆职乃是官员升迁的终南捷径,但馆职以校理为界还分正馆职和准馆职,从编校往上升迁常规途径至少也要六年时间才可以到校理。王景范身为进士第一人,授予正馆职便是其中最大的“福利”,余者是迈不过这道坎的。只是麻烦的是这直馆都是虚的,太宗之时直史馆还与史馆修撰分撰日历,现在已经不预修纂之事,就是一个空头职位,对于想要已办实事升迁博取名望的王景范而言实在是ji肋的很。

王景范叩答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不管怎么样,官员升迁的路线几乎都是各有各的门道,进士第一人的升迁路线至少在前面的四五年中都是大同小异。王景范又非吕门g正和苏易简那样在考中状元之前便已经享有很大的名声,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是要在馆职之中慢慢过渡一番,至于王景范想要迈过这道坎实在是太过困难,他现在只能期望这段馆职经历莫要太过消耗时间,赶快将自己放到地方上去——以他的年龄不用追求过快的升迁度,办些实事积累资历和名望才是最为重要的,别人看重馆职升迁度快,在他看来反倒是非常致命的,越是年轻的官员骤然升至高位,越是容易遭人嫉恨乃至受到攻击。

这皇帝召对一事就这样过去了,皇帝破例在御书房召对王景范,使得这次召对更显得意味深长,而王景范也不用像他的前辈那样费劲心思。若是依照惯例在崇政殿或是迩英阁之类的地方召对,那旁边的两府大臣或是翰林学士之类的官员在场是再正常不过了,倒是召对者除了要面对皇帝之外,更要面对这些朝中重臣的问,说起来如此召对使得状元回应流于平庸乃是必然,如王景范这样还有机会当着皇帝的面详细叙说自己任上的所作所为,这是极为难得的。

经过这次召对,等过些天中书的任命下来确认之后,王景范便不用以地方官的身份“借绯”而回到京师之后还要缓上绿袍官服的两色官服生涯,以自己的官职本身就可堂而皇之的开始了绯色官服生涯阶段,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王景范召对完毕回到府中,早已等候多时的韩缜、韩绛在听完王景范叙说完召对过程之后,也是连呼“侥幸”,身为官场上的老油条,韩绛韩缜远比王景范更清楚这道任命背后的利弊玄机。纵然王景范外出为官的理由很充分,但正统的文官无不奉馆职为圭臬,地方上从县令一路升迁上来的途径在他们眼中就是“粗鄙”,只有没有进士出身的官员才会如此去熬资历,他们注定一生成就有限,只有极少数的优秀者能够迈过这道分界岭。

“如此一来,也只好在皇帝鼻子底下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了!”王景范在家中静下来的时候心中不禁有些哀叹:“京师就这么好待的?!”

在王景范看来京师就是一个火yao桶,若是自己本身实力够强,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那也只是任人宰割的份毫无意义。据他所知目前的状况还算是比较不错的,等到后面的英宗神宗皇帝之时,朝廷中的斗争ji烈程度远胜现在的十倍,重臣名宿被贬的多如牛mao。</d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