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船票不够的问题,宰相吕颐浩下了个命令:“因为船位不够,每个直卫只可以带两名家属上船。”
这个命令一出,整个御林军营地骂声一片。
御林军战士们怒火升腾,在半路上截住了吕颐浩。问再相大人:“我们有父母,有妻子,不知这两个名额给谁呢?”
在后世的天朝,人们经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假如老婆和老妈同时掉落水中,我应该救谁才好?”
这个伦理问题,相传就是起源于这个时候。
与前几任的宰相不同。吕颐浩并不是京官出身,而是从地方提拔上来的干部,对宫廷中的潜规则有些不甚明白。如今见这些御林军如此无礼,于是雷霆大怒,要处理这帮触犯他威严的警卫员。
御林军们气疯了,当场拔出刀来就要砍了他。关键时刻,副宰相范宗尹出面,把吕颐浩拉进皇宫里。
上一次苗、刘两人叛变的风波才被平息不久,人们心中的阴影仍在,行宫中的气氛一下紧张了起来。
莫非又要再来一次兵变?
高宗小皇帝果然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经过了上一次的教训。他这次的应对平和沉稳。一派明君的作风。
小皇帝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给这些闹事的御林军警卫们写了一封御笔公函: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确实考虑欠妥,已经另有安排,一定不会让警卫们骨肉分离。大家放心吧。我们是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少了谁都不行,等等。
皇宫的警卫们感觉很温馨,于是放心地散开了。
第二天,高宗小皇帝顶盔披甲,手持弓箭,亲自率领自己的贴身护卫和大将姚端,冲进了班直宿卫的营地。
惊恐中的直卫们有上房逃的,有跳墙跑的。可都没用,当时箭如雨下,敢动的全被射倒。高宗本人亲发两箭,从屋顶上射下来两人。
这连珠两箭,充分显露出了高宗小皇帝的勇武。以及此刻他心中的杀气。
皇帝亲自动手,把班直们吓坏了,他们集体投降。降了之后赵构心情仍然恶劣,他杀了领头的17个人,再把班直全体解散,分在各个部队之中。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帝自便殿御介胄,引伏兵出,弯弓手发二矢,中二人,坠于屋下。其众骇惧,悉就擒。
风波是被平息了。但是对于小皇帝的神勇,大臣们没有任何意见发表。
牵涉到御林军,就是属于宫闱内部的事情,谁碰谁倒霉。
......
建炎三年阴历十二月五日:宜出行、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忌掘井、安葬、栽种、作灶、开市。
虽然这一天不算是黄道吉日,但战危势凶,也顾不得许多了。
高宗小皇帝和一众人等,冒雪出行,直接抵达了明州(现宁波市)港口。
明州是距离临安最近的一个大港口,在这里早已准备了二十多只大海船,改作御舟,供高宗皇帝一行使用。
终于,高宗小皇帝还是登上了大海船,施施然离开大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海逃避战祸的皇帝。
对于高宗皇帝的这一次主动战略转移,朝中有一些大臣表示高度的欣赏。
参知政事范宗尹自夸自赞道:“敌骑虽有百万之众,但我们弃陆乘舟,他们能奈我们何?
旁边的另一名朝臣引用南北朝英雄宗悫的话附和道:“从今日起,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矣。”
但是更多的官员默不作声,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远航。
大海茫茫,祸福难断。将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谁都难以预测。
当之人之一的赵鼎,后来在他所写的《建炎笔录》有以下的记录:
“士大夫去者有风涛之患,留者有兵火之虞,相别殿门外,皆面无人色。”
................................
确实,从当时的环境看,建炎小朝廷没有什么值得乐观的理由。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建炎小朝廷能够抵挡得住金兵的压力。
没有,一点也没有。
建炎小朝廷在做的,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希望金兵大发慈悲,法外开恩罢了。
高宗皇帝的想法,已经在之前的《致金国元帅乞哀书》中表露无遗。
设想一下,假如当时金国真的接受了高宗皇帝的投降请求,历史的进程又会是怎样一种境况?
南宋没有了,只剩下了一个面积比较大的附庸属国,岳飞不再出现了,因为没有了抗金的需要;同样的理由,秦桧也不出现了……
女真人统治全中国的局面提早出现了。
金国没有南方战事的拖累,就可以腾出绝大部分的兵力,全心全意对付北方大漠的蒙古人,分而治之。
蒙古没有立国,党项人就不会灭绝,中原和欧洲也不会出现数以亿计的死亡。
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蒙古人对欧洲版图的冲击,当时欧洲中世纪的那种黑暗的统治体系就不会被打散打乱,欧洲文艺复兴可能也要拖后……
没有文艺复兴?嗯,这玩笑开的有些大了。
。
ps:
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横断江山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fn=2][fn=2][fn=2]
p:///book/300049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