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玉蟾山
玉蟾山,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被曾经就任过华东军区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的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
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醉留“玉蟾”,明状元杨升庵(前文中传说摇竹现鱼的那位)狂写“金鳌峰”。到清代,山上寺庙林立。罗汉街内一台一重殿,一级一重天,庙宇巍峨,气象万千。
曾号称“大和尚五万五,小和尚不消数”。
暮鼓晨钟,香烟缭绕,香客如云,佛事之盛,令人叹绝。
周末,甘松和魏教授、魏香自驾车来到了玉蟾山上。
玉蟾山并不高,坡也不陡。可能是钟爱禅意的缘故,魏教授已经不止来过一次两次了,对玉蟾山熟悉之极,临时充当了向导,对每一次景点都能够介绍一二,绘声绘色。
甘松一边听着介绍,一边看着风景,可谓大饱眼耳之福。
玉蟾山也有8000亩的森林,但与佛宝原始森林的博大宽容、古朴清幽比起来,玉蟾的森林又是一番风味,给人以身处红尘之内、心却忘然物外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感觉。
走到明太子朱允文雕像之前,魏教授停了下来,道:“朱允文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吧,他曾经是皇帝,不过被朱棣反了。据说,朱元璋对此早有预料,留给他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并叫他危难这时才可打开。朱棣攻破皇宫那晚上,朱允文记起朱元璋的话,翻出朱元璋留给他的那些东西,才知道朱元璋是让他遇到危难时,出家为僧,远逃他方。于是,朱允文悄悄离开皇宫,便到玉蟾山出家了。”
朱允文的出走到了何方,一直是一个谜。民间传说中,朱允文实际上逃走到了夜郎古国,而泸州到合江到贵州这一片,便是曾经的夜郎古国。
朱允文逃到玉蟾山,不是没有可能。
甘松摸了摸雕像石壁上的泥土,放在鼻子边闻了闻,道:“从泥土中的味道看,这雕像确实有很长时间了。不对……”
甘松的脸上出现了震惊的表情,魏教授还在沉思之中,魏香却发出了他的异状,问道:“怎么了?”
甘松放下手,道:“没什么。”
他心里面却惊涛骇浪,这泥土中居然有淡淡的三足金蟾味道,一般人是体会不出来的,只有他那灵敏的鼻子才能分辨。虽然这味道还达不到治病的标准,但这说明玉蟾山中确实有三足金蟾的存在,并且这三足金蟾存在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了,它的味道已经渗入泥土之中。
魏教授看着朱允文的画像,长叹一口气道:“当年,我第一次到玉蟾山,便被这里的佛教文化所吸引。可以说,每块石头都是佛的象征,你看朱太子的面容,慈祥地注视着对面的泸县县城福集镇。沧海桑田之间,世事变化无常。当年还是一个小镇,福集佛集,这玉蟾便是泸县的风水山,如今,福集镇已经成为泸县的新县城,有了飞速的发展。”
暂时放下激动的心情,甘松看着坡下宽阔的田地方阵,以及远方若隐若现的县城,听着魏教授回忆过去的事情。
“这里是我顿悟之地。正是受了朱允文画像的感染,我才一举突破用药之道,将禅意融入药方之中,成为一代大师。但我毕竟悟姓有限,止步于此,未再进一层。这是我的遗憾,也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两个能够完成我这个心愿。”
看着对面的美景,甘松和魏香豪情顿生。
魏香道:“爷爷,总有一天,我一定会超越你的,甘松,你山歌唱得这么好,唱一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