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梦穿康熙换乾坤 > 第二百一十四章——罗刹何以至

第二百一十四章——罗刹何以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顺治十二年九月初九的后半夜,或者说九月初十日凌晨。北京,紫禁城,位育宫。

大清皇帝、十八虚岁的福临,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已经舍弃御座,端坐在大厅内一方普通宫凳之上,品着吴良辅端上来的参汤,就和打了鸡血一般,战斗指数保持着爆表状态!

围绕在他的周围,分别是五十四虚岁的汤若望、四十虚岁的明安达礼、年届五十的噶达浑和年方三岁虚龄的玄烨,也都各自补充着自己的专供补品汤剂。大伙都暗自做好了连夜奋战的准备了!

“汤玛法,你还不知道,朕准备用兵罗刹!”

福临虽然精力充沛,却真心担忧年事已高、身体渐弱的汤若望,于是没有客套废话,而是直奔主题。

“皇上!老臣为大清、为皇上,万死不辞!”

汤若望似乎没有太多的惊讶,而是表现的更加真诚。

说不惊讶,那是因为呼玛尔之战后,随着几百罗刹降兵入京一起的,还有几门俄国火炮。朝廷对此十分重视,要求精通火器的汤若望抓紧仿制,那时起,“通灵”的汤若望似乎就得到了主的点拨,揣测清廷要对北地用强了。

不但不惊讶,汤若望此时更切身的感受是感动,一种被无条件信任的感动:军国大事,自古为国之秘事,轻易不可受人。而作为一名西来教士,却被当今皇帝坦诚相告,其中信赖。自然非比寻常。

“汤玛法,你的忠心耿耿,朕是毫不怀疑的。时候也是不早了,朕只问你一句话。”福临更看重汤若望的才能和见识,并准备加以善用。

“皇上只管发问,老臣向天主起誓: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汤若望此时已经大体猜到了年轻皇帝想要知道些什么了。

“好!汤玛法,朕想知道……”

一旁的弘毅此时也早就和汤若望一样,对皇帝接下来的问题心知肚明:不就是要问罗刹兵力如何?此战大清胜算几何……诸如此类的站前咨询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于是,弘毅做好了旁敲侧击的准备,一旦汤若望有什么出人意料的闪失。自己立即拨乱反正。告诉年轻的“再生爹”——老毛子此时实在是欧洲三流、世界不入流的落后国家!灭他没商量!

“朕想知道……这许多罗刹人,到底是怎么来到我大清的?”福临顿了一顿,这才说出当下自己对于罗刹国,最最关心的问题!

大跌眼镜!绝对的意想不到!弘毅和汤若望一时间都不约而同有些愣神——这思路的转换。实在是有些突然啊!上半句说:“我准备下狠手了!”。并且撸起袖管。做好了大干一仗的准备,却不料下半句转向身旁的帮手,十分郑重其事的问道:“这家伙从哪里来的?”早干啥去了呀?

虽然没想到。但是弘毅稍一思考,还是决定对福临这一问给予高度评价——这一问,问到一个根本:我大清龙兴之地,你们是怎么长驱直入的?为何前面几百年上千年的,听都没听说过还有个罗刹国?你们总不会是从天上跟着一阵狂风被千里迢迢吹落到萨哈连乌拉【黑龙江】流域的吧?

也难怪福临有此一问,而且郑重其事:

后金立国之后,打努~尔哈赤开始,连带着皇太极,都是在全力以赴对付明朝中央政权,渐渐停下了原本猛烈吞并外兴安岭和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诸多部落的步伐。随着天聪年间满洲的一统,在明确了“新满洲”和“佛满洲”之分、统一了满洲各部之后,入关之前的清国疆域,划定在了西起北海[1]【贝加尔湖】、东至库页岛的大体疆界,就转而南下全力抗明了。

而那时候,明朝政府也是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18年),才通过俄罗斯远东地区政府的伊凡.佩特林使团,才第一次与这个远在天边的欧洲国家有了接触,却没有引起大明足够的重视。当时明神宗在给俄国的国书中写到:“尔为大国,而中国亦不小也”,明显是不向俄罗斯示弱,同时也表示愿意两国平等往来。其实,那时候俄罗斯已经染指了西伯利亚中部腹地,并且牢牢建立了连接成串的、“蛙跳式”的东来前进基地!可惜大明王朝对此只能默认,已经无力北顾了。【弘毅按语:什么大国?应该明确告诉他们:你们说的所谓“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其实至迟早在汉代就归我们管理了!特别是到了中国唐朝之时,已经是我国鲜卑人的领地,隶属翰海都督府和坚昆都督府!除去这一部分,你们在欧洲那点地界儿,充其量就算一个二流小国罢了!】

为何有“罗刹你从哪里来”这一问?还不是因为今天,或者说昨天早晨,自己和福临谈及雅克萨的时候,故意设问的那一句:“这些罗刹人,是怎么就突然在这一、二十年之内出现在咱们的关外龙兴之地的呢?”【参见本书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福临经过九月初九这一天从早到晚的忙碌,依旧记得这一问,说明咱们的青年满洲皇帝还是敏而好学、追本溯源的!对于大清现在还不知道的东西,这位已经有些“东西方混合视角”的天子,天生有一种务求甚解的冲动!好事,大好事!就看汤若望如何解答了,说不好还有国际政治专业的后备人才在等着哈——弘毅暗自准备腹稿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