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520书包 > 梦穿康熙换乾坤 > 第三百二十八章——阿尔巴人队(十三)

第三百二十八章——阿尔巴人队(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望远镜的历史,无论是普通的小倍率望远镜,还是天文望远镜,都是起始于十七世纪的。早在13世纪末或14世纪初,眼镜就被发明制造出来。1600年的一天,在荷兰一个叫米德尔堡的地方,一个毫不起眼的、名叫汉斯.利珀希的制镜商的店内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两个孩子在他那里玩他的透镜,无意中把两个镜片叠在一起,透过它们观看镇上远处教堂的风标,风标被奇妙地放大了。利珀希本人也看到了,他突发灵感,就此开始制造望远镜,并向荷兰议会递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但利珀希很不走运,因为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在此时要求获得发明望远镜的荣誉和利益。其中之一是个叫詹姆士.梅蒂乌斯的人,他声称他已制作了一个与利珀希制作的同样好的望远镜,并说他知道制造望远镜的秘诀,如果议会支持,他还可以造出一架更好的望远镜。

在这种混乱状况中,荷兰议会没有通过利珀希的申请。对这项新发明的任何申请人既不给以荣誉也不颁发奖金。自此,望远镜却逐渐为人所知。一连串的巧合却使加利莱奥.伽利略与望远镜联系在一起。

那时伽利略在意大利帕多瓦附近的大学担任数学教授,他经常参观威尼斯兵工厂,并自己在帕多瓦开办有一个小工厂。他在那里制造了测量仪、圆规以及其他数学仪器,在当时已拥有天才仪器制造家的名声。由于朋友提供的关于望远镜的信息,在1609年8月底,他就制造了一架可以放大九倍的望远镜,并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威尼斯共和国元老院。作为报答,元老院把将在第二年结束的他的教授任期改为终身任职。并将他的年薪从五百二十弗罗林提高到一千弗罗林。伽利略继续改进望远镜制造工艺,到年底时,他已制作了一架能放大三十倍的望远镜,这已属当时放大倍数最大的望远镜了。

关于望远镜的发明。伽利略本人在1623年这样写道。“我们可以肯定,望远镜的第一个发明者只是个制造眼镜的人。他偶然拥有各种形式的眼镜,偶然在不同远近的地方透过凹镜和凸镜两种镜片观看,见到并注意到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这样就发明了这一用具。”可见。伽利略最初是作为望远镜制造者而成名的,而这一名声随着望远镜在航海中的广泛使用而远扬四海。

不过,这段历史可以放进火器研究院的“小班化教学”中去普及,小孩子接受新鲜事物一定比成年人更快、效果更好。而且他们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说不定就会一步步追问诸如:什么是凹镜、凸镜?制作凹凸镜的用料是什么?玻璃是什么东西?如何制造?为什么大清不能自己生产玻璃……到那时候,基础科学的灌输就会使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这一切,尤里同志加上汤老玛法的助力。一定会手到擒来的!

但对于杜笃祜这班文臣,现在专门给他们说一天也说不明白,也就没有不要赘述了。于是,弘毅继续开口说道:

“而且汤老玛法告诉我。他当年带入中华的望远镜,正是这位伽利略一手打造!你们说,此人是否堪称奇人?”此时,轮到弘毅趾高气昂了。

汤若望与望远镜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他在1613年进入罗马学院学习期间。在罗马学院的四年间,汤若望不仅学习了宗教内容,还广泛研究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力学、化学等科目。而伽利略本人也担任过该院的教师,曾在学院的报告厅里展示过经他改良后的望远镜,受到热烈欢迎和钦佩。汤若望听过他的演讲,对伽利略的学说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的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式望远镜。

于是,入华之时,汤若望随身携带了一具小号的伽利略望远镜,自此为望远镜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年,汤若望在在钦天监官员李祖白[1]的帮助下,用中文写了一本介绍伽利略望远镜的《远镜说》,第一个将欧洲的最新发明介绍给中国,在以后的历法改革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远镜说》刊印于1629年。该书前面有汤若望的自序,正文分四个部分:1.望远镜的利用,按仰观和平视分述,2.构成望远镜的各透镜的分别利用,如解决近视和远视患者的苦恼;3.光学原理,4.望远镜的制造方法、使用说明和保养说明。《远镜说》从原理、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上详细介绍了伽利略式望远镜,全书通篇条理清楚、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成为传播光学和望远镜制造技术的奠基性著作,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是——”

杜笃祜有些撒了气。《远镜说》一书他是读过的,尽管对那些十分专业的科学术语不甚了解,但至少知道了所谓“远镜”的功用,这才有前面的陈述。但如果他早知如此,前面也就不会把个“千里眼”说得如此神乎其神了。

“如今五十年已过,泰西诸国这望远镜的造办工艺不可能不继续前行,甚至突飞猛进。就是前明的天启年间,伽利略已经用他的星相望远镜看到了月亮!”弘毅故意露了个破绽。

“呵呵,大人。西人愚昧啊,呵呵。不用此物难道就看不到月宫不成?他们的脖子不会往天上打弯儿吗?哈哈……”一贯“持才傲物”的朱昌祚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不过一旁的杜笃祜虽然忍住了,却老成世故的不做声。

“西人的月亮也许不如我们的圆,不过,你们知道否?人家伽利略用他的望远镜看到了月宫!”弘毅只是简单的重复了一句,却起到了奇效!他甚至等着底下这二位来问自己——那他看到了月兔没有?

“月宫?广寒宫?他果真看到了广寒宫?”杜笃祜忍不住了,嘴巴张的比脸都大了。

“不错!汤若望说,伽利略发现月亮之上有环形山口,其中阴霾一片。估计咱们嫦娥仙子的广寒宫就隐藏于其中吧!”

弘毅故弄玄虚,却是基于伽利略自己的论述,绝非胡编乱造——在伽利略于1610年1月初第一次将望远镜转向天空前,无论在大学的一系列讲演还是正在撰写的《宇宙论》一书中。他似乎都在捍卫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他毫不怀疑传统的宇宙观。当那一天晚上,他用他制造的那个被称为“荷兰柱”或“透视镜”的东向描向庄严、神圣的天体时。他所看到的景像使他大为震惊:

“无数从未见过的其他恒星展现在眼前,这些恒星比以前知道的要多十多倍”,“月球表面并不像我们感到的那样是平滑而光亮的,却是又粗糙而又不平坦的。就像地球表面一样,月球的表面到处是巨大的突起物,深深的峡谷和无数蜿蜒弯曲的东西”。

望远镜也解决了有关银河系或银河的争论,“银河系只不过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的无数星星而已。无论你把望远镜转向哪里,你都会看到一大群星。”伽利略宣称:“最使我感到惊奇而确实特别促使我要提醒所有天文学家和哲学家注意的是,我发现了四颗行星,在我之前没有天文学家知道和观察到过这些行星。它们围绕着某颗明亮的恒星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伽利略发现的实际上是木星的四颗卫生。1610年3月,他迅速出版了一本如实描写他所目睹的书,这本仅有二十四页的小册子《星的使者》却让学术界陷入大大的震撼和困惑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